婚禮不是胡鬧的法外之地
時間:2020-04-27 16:17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婚禮不是胡鬧的法外之地
日前,#最不能理解的地方風俗#成了微博熱門話題,在網友列舉的各種最不能理解的地方風俗中,無底線的“鬧婚”或者說“婚鬧”行為占據了前排位置,引發(fā)熱議:鬧伴娘、鬧新娘,或在結婚酒席上刻意設計一些新娘和公公之間摟摟抱抱的環(huán)節(jié),令觀者尷尬。(中國新聞網)
鬧婚是一種婚俗習慣,在婚禮上鬧鬧新人,喜慶之余也顯示了獨特的婚俗文化。然而,近年來刮起了一陣“低俗風”,虐待、折騰新郎;調戲新娘或伴娘;新人父母被要求扮丑、游街......各位新人都是忍受百般折磨后才能過關,使得原本喜慶的婚禮因這些“出格”的鬧婚怪俗淪為了惡俗的“鬧劇”,甚至很多新人患上了“結婚恐懼癥”。
其實,鬧婚習俗由來已久。公開資料顯示,鬧婚的行為可以追溯到漢朝,一種說法稱,它的出現(xiàn)源于個人驅邪避災的愿望;也有一種說法認為,適當?shù)聂[婚能夠使新人盡快熟悉起來,緩解緊張感。但鬧婚習俗延續(xù)至今,已然變了味,現(xiàn)在的年輕人越來越追求一些所謂的“時尚”和“前衛(wèi)”,甚至玩起了“另類”鬧婚,完全把惡搞秉為宗旨,可以說,鬧婚滿足了一些人畸形的精神訴求,卻給他人帶來了身體與精神上的痛苦和傷害,顯然這種低俗惡劣的鬧婚早已脫離了我國傳統(tǒng)習俗。
鬧婚習俗的泛濫主要源于扭曲的文化認同,而鬧婚者文明素質偏低、法律意識淡薄、旁觀者變相縱容等也促使鬧婚惡俗大行其道。當然,近年來一系列直指婚俗陋習的先后出臺,對移風易俗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筆者以為,婚禮不是胡鬧的法外之地。適當保留一些風俗是可以的,但鬧婚習俗也要適可而止,不宜過度,否則一場新婚喜劇成了惡俗鬧劇。當然,杜絕鬧婚惡俗還需轉變思想觀念,讓傳統(tǒng)婚俗與現(xiàn)代文明接軌,讓移風易俗成為新風尚。王芳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fish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