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熱播劇《小舍得》吸引了大眾的廣泛討論,劇情聚焦在小升初家庭,蔣欣飾演的田雨嵐為了讓孩子上 班的做法讓人窒息,引發(fā)了家長和孩子們的強烈共鳴.不禁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的悲慘經歷.小時候最怕的就是家庭聚會,總是會被問考了多少分,排到第幾名,有沒有得獎狀等等.好好地吃飯、聊天、家庭團聚就這樣硬生生變成了父母間的炫耀現(xiàn)場.在小時候那個“分數”為王的時代,家長張口閉口就是成績,被成績催促著長大的我們,并沒有因為年紀的增長逃脫掉家長的攀比,從比成績變成了比學歷、比工作、比婚姻.
教育的焦慮問題其實在中國是非常普遍的.從一線城市到四線五線的小鄉(xiāng)鎮(zhèn)無不透露著父母對于孩子學習上的焦慮,期望孩子能成龍成鳳是中國家長的普遍心理和要求,很多父輩未能完成的愿望都寄托在下一代身上.當然有的父輩已經很 ,所以希望孩子會更加 .
日本小說家伊坂幸太郎的那句名言:“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曾經在網絡上掀起了一陣大討論,很多網友紛紛曝光自己的父母如何如何不稱職,而那些負面新聞讓人看得心驚膽戰(zhàn).更有非常多的年輕人紛紛表示當父母責任太重大,自己不想當父母了.未生育就已經充滿了焦慮,已經當上父母的人也認為養(yǎng)育孩子充滿了不確定性,困難重重.“孩子太害羞了怎么辦?”,“怎么才能讓孩子愛學習?”,“這樣做會不會傷害到孩子?”,“怎么樣才能讓我的孩子更 ?”……這些問題讓為人父母的我們無比焦慮.人生本就是一個修煉場,而成為父母,更是一個復雜的課題.面對這些具體而龐雜的焦慮項目,有沒有一個可以讓我們不焦慮的指導手冊?
教育不光指的是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他還包括心理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等多方面的知識,最終能夠取得成功的,不單單是成績有多 ,在軟實力上一定是有諸多別人趕不上的,比如說堅韌勇敢,自強不息,自信等等.父母對孩子的主要責任就是教養(yǎng),為了孩子健康成長而教養(yǎng).緊張和焦慮只會起到反作用,只有我們做家長的放松了,孩子才能快樂成長.別人報奧數班自己也報,別人學什么也讓孩子去學,而不是觀察孩子的優(yōu)勢,找到真正適合孩子的方向.這樣盲目的做法只會加增加孩子的負擔也引發(fā)孩子的焦慮情緒,反而會適得其反.
切記不要以愛的名義傷害孩子,多給孩子自由發(fā)展的空間,也給自己留一份自由的天地.龐淼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fish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