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孩子的“起跑線”?
時間:2021-06-02 13:06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中國式教育的著名口號,被不斷引用又備受爭議。很多學生家長篤信這句話,因此給孩子報了很多補習班、才藝班,孩子像陀螺轉個不停,家長也忙得頭昏腦脹。殊不知,這就是個偽命題,是社會上的一些培訓機構想出來的,結果是家長大把花錢,培訓機構賺的盆滿缽滿。
一位畢業(yè)于清華大學和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博士相信,教育是一輩子的事情,我們不必擔心輸在起跑線上。因為世界上大部分人跑到一半就不會再跑了,只要你在自我教育的道路上堅持得足夠久,就一定能夠成為那個笑到最后的人。這位博士就是吳軍,而他的女兒也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成功錄取。如果一定要論起跑線,他說:“父母的高度,才是孩子的起跑線。”
曾經有心理學家做過一項實驗,他找來100個學生,把他們分成四類:富裕家庭高自尊的大學生;富裕家庭低自尊的大學生;貧困家庭高自尊的大學生;貧困家庭低自尊的大學生。然后掃描他們大腦的海馬體。最后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貧困家庭大學生的海馬體體積,平均值顯著小于那些富裕家庭的大學生。但他發(fā)現(xiàn)了特別的一點,就是貧困家庭高自尊的大學生和富裕家庭高自尊大學生的海馬體體積平均值幾乎沒有差別。因此如果父母給不了孩子很好的物質,但只有給予孩子足夠的精神資源,也可以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其實,所謂的“起跑線”,首先就是父母本身,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是最重要的資源,家風是最重要的教育載體。其次,“起跑線”是愛和尊重,在這樣的情感氛圍中長大的人,情商較高,身心愉悅,自然會得到好的發(fā)展。最后,了解孩子內心需求是建立“起跑線”最重要的一點,不要強制性地為孩子規(guī)劃人生,因為,那樣的規(guī)劃也許是父母需要的,但未必是孩子需要的。讀懂孩子,才能找到教育的起點。陳奇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fish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