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地震瞬間昆明中學生1秒抱頭避震 洪水、滑坡……遇到突發(fā)事件如何自救
面對突發(fā)事件,有些人由于缺乏安全自救知識,從而錯過了最佳逃生時機,往往會對自己的生命財產安全產生不利的后果。近期,地震、洪水、內澇、滑坡等自然災害頻發(fā),遇到突發(fā)事件如何自救?
一、地震來了怎么逃生、撤離、自救、互救?
地震瞬間昆明中學生1秒抱頭避震,網友:教科書式疏散。8日上午,昆明東川區(qū)4.2級地震。監(jiān)控顯示,湯丹中學正在上課,感知到地震后同學們不約而同迅速鉆到課桌下避震,在短時間內有序離開教室,及時疏散到了廣場上。
在震區(qū)中,從地震發(fā)生到房屋倒塌,來不及跑時可迅速躲到堅固的墻體,塌下來時可以承受住形成空間的地方。趴在地下,閉目,用鼻子呼吸,保護要害,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擋嗆人的灰塵。
正在用火時,應隨手關掉煤氣開關或電開關,然后迅速躲避。在樓房里時, 應迅速遠離外墻及其門窗,可選擇廚房、浴室、廁所、樓梯間等空間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間避震,千萬不要外逃或從樓上跳下,也不能使用電梯。在戶外 要避開高大建筑物,要遠離高壓線及石化、化學、煤氣等有毒的工廠或設施。
二、遇到城市內澇 避開低洼危險區(qū)、尋找生命制高點
央視網消息:今天(8日)我們來關注汛期的一種常見的災害類型——城市內澇,它是指由于強降水或連續(xù)性降水超過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內產生積水災害的現象。
內澇似乎聽上去并不像自然災害那樣危急險重,但是卻往往因為掉以輕心危及生命財產安全,在遇到這類災害時我們該如何科學避險呢?如遇家中內澇積水又該如何應對呢?一起來了解一下。
內澇,是指短時間內強降雨或者連續(xù)性降雨超過城市的排水能力,而出現道路積水等災害現象,經常會發(fā)生在城市的低洼地帶。當天色突變、烏云密布,尤其是氣象部門發(fā)布了暴雨黃色或以上級別的預警信號時,就要提高警惕,謹防超強降雨、范圍集中,持續(xù)時間過長可能導致的城市內澇。

立交橋橋洞、地鐵、地下人行通道、地下商場、地下車庫等是內澇的高發(fā)地。暴雨如注時,這些地方不宜久留,行人不要在積水路段上行走,不要靠近有漩渦的地方,防止跌入水井、地坑。發(fā)現高壓線鐵塔傾斜或者電線斷頭下垂時,一定要迅速遠離,防止觸電。
另外,家中內澇積水又該如何應對呢?

不要以為在家里就可以高枕無憂,超強的暴雨洪水也會威脅到地勢較低的居民住宅區(qū),應提早預防。地勢低洼的居民住宅區(qū),平時可以提前筑高門檻,墊高家具或者在暴雨來臨前迅速在門外放上沙袋,防止積水進入;也可因地制宜,采取小包圍措施,如砌圍墻,大門放置擋水板,配置小型抽水泵,一旦積水漫進屋內,應及時切斷電源,防止積水觸電傷人。如家中積水過深時,請迅速撤離,安全第一,及時向屋頂、高層等處轉移,找到被困地的制高點站立等待救援;如果被洪水圍困,尋找門板、洗衣盆、衣柜等作為逃生用品;如通信工具無法正常使用,應使用煙火、光照、燃燒衣物等方法讓救援人員發(fā)現你的所在地。

進入汛期,應多關注城市內澇信息,通過電視、手機等渠道獲取天氣預報和預警信息,提前預判,及時防御,避免災害。
三、面對泥石流、山體滑坡如何防范和逃生?
央視網消息:在汛期,與山洪、洪水等災害相伴的還有泥石流和山體滑坡災害,面對泥石流和山體滑坡一些災害,只要我們掌握相應的防范知識,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規(guī)避災害風險。通過小片來了解面對泥石流滑坡該如何防范和逃生。
泥石流是暴雨后,大量快速的水流將泥沙、石塊等固體碎屑物質一起沖走形成的特殊洪流,往往發(fā)生在溝谷。

山體滑坡則是斜坡上的巖土,在重力作用下沿著山體薄弱帶整體或分散地順坡下滑現象,民間也叫作走山。80%以上的滑坡是由強降雨引發(fā)的,尤其在暴雨或雨后一段時間,土體被泡軟泡透時最容易發(fā)生。

兩者都有較強的突發(fā)性,來勢兇猛,破壞力巨大,短時間內就可掩埋房屋,毀壞工廠電站,阻塞道路橋梁、河道,形成洪水,造成人員傷亡。泥石流具有突然暴發(fā),面積、體積和流量較大等特點,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把房屋、莊稼、人畜等都包裹起來。將房屋建在陡峭山坡腳下或溝谷中的居民,以及惡劣天氣到山中游玩、作業(yè)的人群,不了解暴雨預警信息及山洪暴發(fā)信息,擅自在高山或者陡峭山坡下溪河兩邊活動,以及遭遇持續(xù)強降雨晚上在溝谷附近露宿或簡易房子里休息,毫無思想準備的人群都很容易遭到泥石流威脅。

家住在山腳或者盆地,以及雨季到山區(qū)游玩或作業(yè),要準備好防災急救包,帶好通訊工具與外界聯(lián)系求助。一旦發(fā)現河流突然斷流或水勢突然加大,并夾雜較多雜草、樹枝,又或者是深谷或溝內傳來類似火車或悶雷般的聲音,溝谷深處突然變得昏暗,并伴隨著輕微的震動感,三十六計,跑為上策。但與此同時,又要保持冷靜,注意觀察地形,跑也要有策略,要馬上與泥石流和山體滑坡成垂直方向、向兩側的山坡上面跑,決不能往下游走。逃生時丟棄一切影響奔跑速度的物品,避開溝道、河谷地帶和泥石流行進方向及滑坡方向,就近選擇樹木生長茂密的地帶逃生,來不及或無法繼續(xù)逃生時,可迅速抱住身邊的樹木等固定物體,待流速減緩或停止后再尋找機會逃生。
四、如何預防和躲避突發(fā)洪水 如何規(guī)避和自救?
央視網消息:汛期最常見,也是最典型的災害,主要包括洪水、山洪、泥石流、山體滑坡等。如何認識這些危險的災害?遇到了我們該如何規(guī)避和自救?

洪水是河湖在較短時間內發(fā)生的流量急劇增加,水位明顯上升的水流現象。洪水具有很大的自然破壞力,淹沒河中灘地、漫溢兩岸堤防。按成因和地理位置的不同,洪水常分為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山洪以及潰壩洪水等,海嘯風暴潮等也可以引起洪水災害。
一次洪水過程一般有起漲、洪峰出現和落平三個階段,山區(qū)性河流道坡度陡、流速大、洪水漲落迅猛;平原河流坡度緩、流速小,漲落相對緩慢;大江大河由于流域面積大,接納支流眾多,洪水往往出現多峰,孤獨降雨多出現單峰。
受到洪水威脅,如果時間充裕應按照路線有組織地向山坡、高地等處轉移;在受到洪水包圍的情況下,要盡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門板、木床等做水上轉移;洪水來得太快已經來不及轉移時,要立即爬上屋頂、樓房高層、大樹、高墻做暫時避險等待救援。不要單身游泳轉移,發(fā)現高壓線鐵塔傾倒電線低垂或斷折,要遠離避險,不可觸摸或接近,防止觸電。

根據以往經驗,在洪水到來之前,有關部門能做到預報預警及時果斷,預警的“最后一公里”及時果斷,以及人員轉移得及時果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防災減災積極效果,而所有的組織撤離工作則需要群眾配合。暴雨洪澇災害高風險區(qū)域,在洪水發(fā)生之前,我們要做好預報預警,群眾要及時撤離,洪水過后要做好衛(wèi)生防疫工作,避免傳染疫病發(fā)生。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fish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