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川北在線
微信
騰訊微博
新浪微博
草根出身的劉邦 是怎么籠絡張良蕭何韓信等人才的?
時間:2020-09-28 17:04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原標題:草根出身的劉邦 是怎么籠絡張良蕭何韓信等人才的?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遙望歷史的河流,感受歷史的滄桑,和趣歷史小編一起走進了解劉邦的故事。

  能夠籠絡許多能人為自己的事業(yè)奮斗,正說明劉邦擁有非同尋常的領(lǐng)袖素質(zhì)。作為領(lǐng)袖,最重要的就是這種組織協(xié)調(diào)能力,并不需要是一個樣樣精通的全才。正好比一個好校長,并不需要語數(shù)外、理化生、政史地樣樣精通,只需要能請到各個學科的 教師并激勵他們努力工作即可。

  至于劉邦為何能做到這一點,我認為原因主要有三點:

  一是他敢于承擔政治風險,敢為他人所不敢為之事,這是政治領(lǐng)袖的必備素質(zhì);

  二是出身平民的他雖然有許多缺點,但他沒有什么架子,能夠做到知人善任,虛心聽取屬下的意見和建議,很少剛愎自用,這就能極大的吸引懷才不遇的人加盟。

  三他是寬厚長者,不吝惜賞賜,前面兩點讓他能籠絡蕭曹故人,對張良、陳平等人施以知遇之恩,讓他們“士為知己者死”,這一點則讓他能用各種手段收買到能為自己所用的投機分子,如英布、彭越等人。

image.png

  劉邦集團中的人物,大抵有兩類。一是其嫡系—豐沛功臣集團,如蕭何、曹參、周勃、灌嬰、樊噲等。二是逐漸從對手吸收到的 人才,如張良、陳平、韓信、英布、彭越等。這類人又分為三類,一類是因為“士為知己者死”而對劉邦效忠的張良、陳平等人;第二類是既對劉邦的知遇之恩心懷感激,又有投機心理的韓信等人;第三類是完全是投機分子的英布、彭越之流。下面我們分別講講劉邦如何能夠得到他們的效忠。

  一劉邦能夠讓自己的小伙伴—豐沛功臣集團對自己效忠,是因為他敢于承擔政治風險,敢為他人所不敢為之事,這是他最初起兵時能成為領(lǐng)袖的根本原因。從此以后,蕭曹等人與其確立了牢固的君臣關(guān)系,之后自然終身追隨。下面我具體分析一下。

  不少人讀了史書后,都對劉邦能夠籠絡蕭何等一流人才感到不可思議,認為劉邦好像什么都不會,遇事只會說“為之奈何?”。劉邦起兵時,論資歷、才能都不如蕭曹等人,他們何以甘心屈居劉邦之下?讀過下面兩則史料,相信大家不難找到答案。

image.png

  一 《史記·高祖本紀》記載:父老乃率子弟共殺沛令,開城門迎劉季,欲以為沛令。劉季曰:“天下方擾,諸侯并起,今置將不善,一敗涂地。吾非敢自愛,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此大事,愿更相推擇可者。”蕭、曹等皆文吏,自愛,恐事不就,後秦種族其家,盡讓劉季。諸父老皆曰:“平生所聞劉季諸珍怪,當貴,且卜筮之,莫如劉季最吉。”於是劉季數(shù)讓。眾莫敢為,乃立季為沛公。

  二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聞陳嬰已下東陽,使使欲與連和俱西。陳嬰者,故東陽令史,居縣中,素信謹,稱為長者。東陽少年殺其令,相聚數(shù)千人,欲置長,無適用,乃請陳嬰。嬰謝不能,遂強立嬰為長,縣中從者得二萬人。少年欲立嬰便為王,異軍蒼頭特起。陳嬰母謂嬰曰:“自我為汝家婦,未嘗聞汝先古之有貴者。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屬,事成猶得封侯,事敗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嬰乃不敢為王。

  從上面兩則史料我們可以看到,蕭何、曹參等人并非沒有機會成為領(lǐng)袖,而是他們不愿承擔政治風險,害怕失敗后被秦朝滅族,都不敢擔任領(lǐng)袖。他們不敢單干,卻要抱大腿,其原因與第二則史料中陳嬰不敢自立為王是一樣的。稱王稱帝成功了自然是好,但失敗了多半會萬劫不復,所以,有所屬,事成猶得封侯,事敗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在這種政治斗爭中,風險和收益是成正比的,如蕭何之流,雖然才能出眾,但不敢承擔政治風險,只想抱大腿,成功了可以封侯,失敗了也是從犯,易于保全自身。

image.png

  接下來我再說說劉邦如何能夠吸引到對方陣營里的 人才。簡單來講,一是“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作為 人才,最大的悲哀就是懷才不遇,英雄無用武之地,難以施展自己的抱負。所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就是這個道理。再 的人才,遇不到賢明的主公,也是枉然。而劉邦這個CEO恰好能夠為各類人才提供施展其才能的舞臺,他能夠做到知人善任,虛心聽取屬下的意見和建議,盡可能做到人盡其才。如此,劉邦對他們都有知遇之恩。所謂“士為知己者死”,這些人自然要為他賣命。二是他還能不吝惜賞賜,能用各種手段收買到能為自己所用的投機分子,如英布、彭越等人。下面我舉幾個例子來說明。

  1 張良 《史記·留侯世家》云:後十年,陳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馀人。景駒自立為楚假王,在留。良欲往從之,道還沛公。沛公將數(shù)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屬焉。沛公拜良為廄將。良數(shù)以太公兵法說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為他人者,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從之,不去見景駒。

  張良追隨劉邦是因為他以前總是明珠暗投,沒有人欣賞他,而劉邦能認識到并尊重他的價值,對他有知遇之恩。所以,士為知己者死,張良追隨劉邦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2 陳平 《史記·陳丞相世家》云:絳侯、灌嬰等咸讒陳平曰:“平雖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臣聞平居家時,盜其嫂;事魏不容,亡歸楚;歸楚不中,又亡歸漢。今日大王尊官之,令護軍。臣聞平受諸將金,金多者得善處,金少者得惡處。平,反覆亂臣也,原王察之。”漢王疑之,漢王召讓平曰:“先生事魏不中,遂事楚而去,今又從吾游,信者固多心乎?”平曰:“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說,故去事項王。項王不能信人,其所任愛,非諸項即妻之昆弟,雖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聞漢王之能用人,故歸大王。臣裸身來,不受金無以為資。誠臣計畫有可采者,大王用之;使無可用者,金具在,請封輸官,得請骸骨。”漢王乃謝,厚賜,拜為護軍中尉,盡護諸將。諸將乃不敢復言。

image.png

  陳平曰:顧楚有可亂者,彼項王骨鯁之臣亞父、鍾離眛、龍且、周殷之屬,不過數(shù)人耳。大王誠能出捐數(shù)萬斤金,行反間,間其君臣,以疑其心,項王為人意忌信讒,必內(nèi)相誅。漢因舉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漢王以為然,乃出黃金四萬斤,與陳平,恣所為,不問其出入。

  陳平會追隨劉邦,一方面是因為魏王、項羽都認識不到他的價值,而他聽說劉邦能夠知人善任,所以前來投奔;但更重要的是,劉邦能排除親近故人周勃、灌嬰等人的干擾,充分信任他,充分放權(quán),讓他全力實行其反間計,終于收到奇效。想想歷史上有多少主公因為親近之人的讒言而錯殺 人才,自毀長城。劉邦能夠超越他們,所以他能成功,能得到陳平的效忠。

  二 是他還能不吝惜賞賜,能用各種手段收買到能為自己所用的投機分子,如韓信、英布、彭越等人。

  3 韓信《史記·淮陰侯列傳》載:及項梁渡淮,信杖劍從之,居戲下,無所知名。項梁敗,又屬項羽,羽以為郎中。數(shù)以策干項羽,羽不用。漢王之入蜀,信亡楚歸漢。信數(shù)與蕭何語,何奇之。蕭何月下追韓信,向劉邦極力推薦韓信。韓信被拜為大將,然后為劉邦爭奪天下出謀劃策,於是漢王大喜,自以為得信晚。遂聽信計,部署諸將所擊。(后)漢王之困固陵,用張良計(將齊地封給韓信),召齊王信,遂將兵會垓下。

  韓信這人有點特殊,劉邦能夠得到其效忠,一方面是因為對他有知遇之恩,所以韓信不忍心在楚漢相爭之際,背棄劉邦自立;另一方面是因為劉邦很懂他的投機心理,不吝惜賞賜(至少在奪取天下之前是這樣),能夠給他分紅。

  英布、彭越二人則完全是被劉邦收買的投機分子。在此不贅述,詳見張良在劉邦困于固陵后用封地收買二人的計策。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fishbao.com.cn/

川北在線-川北全搜索版權(quán)與免責聲明
①凡注明"來源:XXX(非在線)"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wǎng)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quán)行為的連帶責任。
②本站所載之信息僅為網(wǎng)民提供參考之用,不構(gòu)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其真實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負責,本站信息接受廣大網(wǎng)民的監(jiān)督、投訴、批評。
③本站轉(zhuǎn)載純粹出于為網(wǎng)民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不原創(chuàng)、不存儲視頻,所有視頻均分享自其他視頻分享網(wǎng)站,如涉及到您的版權(quán)問題,請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站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



圖庫
合作媒體
金寵物 綠植迷
法律顧問:ITLAW-莊毅雄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