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治者對于民間的整改很是嚴格,朝廷之內亦是如此,只不過幸運的是,它并不是一場血雨腥風。清朝朝廷內部改冠制,花翎便是其中的一種冠飾。它由孔雀翎所制,長度為三十厘米左右,綴于冠后。
花翎主要分為一眼、二眼和三眼,所謂的“眼”,是孔雀翎上眼狀的絢麗圓圈。一圈便是一眼,眼數越多,表明臣子的身份越是高貴。因而,三眼花翎便是其中極為高貴且珍稀的。
花翎并非任何臣子都能戴的,它主要用于統(tǒng)治者賞賜臣子軍功,用以表明臣子身份等級的。清朝有規(guī)定,朝中五品以上的內大臣,以及一些滿洲宗室貴族,才有佩戴花翎的資格。
其中,一眼花翎由五品以上的內大臣,以及出身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的貴族軍營統(tǒng)領參領享有。二眼花翎可由一些藩王、宗室貴族以及駙馬享有。三眼花翎則由皇室中的貝勒、親王、貝子以及固倫額駙享有。
最初的時候,符合條件的貴族們,需要在十歲時通過騎射考核后才能得到。后來考核取消后,它的賞賜范圍就逐漸擴大,一些有重要功績的大臣也可以擁有。只不過,一眼二眼或許還能摸得著,想要擁有三眼花翎,條件依然很是苛刻。
了解了它的區(qū)分之后,再來看關于佩戴花翎的規(guī)定。它作為清朝官員尊貴的標志,擁有它的人不得肆意不戴,也不得越級妄戴,否則將會面臨嚴厲的處罰。同時也說明了,若是被摘去花翎,就是對臣子的一種很嚴重的處罰了。
擁有三眼花翎者
三眼花翎是花翎之中最為尊貴的,歷代能夠獲此殊榮的人鳳毛麟角。早在乾隆以前,只有貴族子弟能夠擁有,而自乾隆時期開始,一些對國家有重要貢獻的臣子也可以獲得。
縱觀清朝幾百年之久,能被皇帝賜予三眼花翎之人,只有八位。他們有福建水師提督施瑯、傅氏父子、和珅之弟和琳、軍機大臣長齡、皇親國戚禧恩、李中堂李鴻章、大學士徐桐。
福建水師提督施瑯本是漢族人士,后來因投降大清,被賜予漢軍鑲黃旗的身份。自平臺之后,可謂是戰(zhàn)功赫赫,一時風光無限?滴鯙榱嘶\絡他,便破例將三眼花翎賜予他。
傅氏父子是傅恒以及?蛋,傅恒是乾隆時期富察皇后的弟弟,出身于滿洲鑲黃旗。他的一生多次在為國平亂之戰(zhàn)中功績突出,遂被授予三眼花翎,而他的兒子福康安,也是因為一些重大軍功,才獲得的。
和珅的弟弟和琳,出身于滿洲正紅旗,他是一名有名的武將,本人和福康安交情不淺。因多次參與平叛戰(zhàn)役,被授予三眼花翎。軍機大臣長齡乃蒙古正白旗,因平定新疆之亂,擒獲叛賊首功,獲得三眼花翎。
禧恩是滿洲正藍旗人,道光年間的臣子,在朝期間因備受皇帝喜愛,就被授予三眼花翎。而李鴻章和徐桐皆是漢臣,前者想必無需多言,后者為清朝重臣,他們二人皆因為朝多年功勛赫赫,被授予三眼花翎。
由此可知,早先能夠獲取三眼花翎之人,大致都是滿洲宗室子弟。直到后期,皇帝逐漸放寬條件,才有一些漢族臣子能夠有機會獲得三眼花翎。
為何和珅未能擁有?
和珅并非漢族人士,乃是滿族鈕鈷祿氏。他作為清朝乾隆身邊的大紅人,歷史上的大名人,為官期間可謂是位高權重,呼風喚雨。然而,如此備受重視的權臣,卻始終沒能獲得三眼花翎這一殊榮,確實令人匪夷所思了。
不過,若是稍加思索一番,我們便能知曉其中的原因了。乾隆時期及其以前,它都是極為珍稀的賞賜,提督施瑯是因為平臺有功,懇求康熙行賞后,才被同意授予的。
而自康熙開始到乾隆這么多年,只有傅恒一人擁有三眼花翎,就可以看出它有多珍貴了。并且據說,當時傅恒在宮中接受三眼花翎賞賜之時,都心懷忐忑不敢接受,多次推脫。
由此表明,對一個臣子來說,能被皇帝賜予三眼花翎是一種多大的榮耀了。從施瑯和傅恒來看,他們二人皆是因為有軍功才被賞賜的,這些正符合前面所說三眼花翎的要求。
而到了和珅這里,他只是一介文臣寵臣,未曾立下軍功,再加上歷來的皇帝對它的賞賜都極為重視。因此,若是他能夠獲得三眼花翎,確實沒有多大說服力。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fish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