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都十分羨慕陜西和河南的村民,因為人家所居住的地方,都具有數(shù)千年歷史的文明。即便是在農村種地,說不定還能在土里挖出寶藏,這可不是在開玩笑,畢竟我們在新聞中經常會看到相同報道。
最終還是戰(zhàn)勝了金錢的誘惑,終決定將此無償上交國家,畢竟總不能有愧于自己良知。然而就是因為此事,還獲得了一份榮譽證書和一面錦旗,這樣也可以避免被被人非議。專家鑒定之后,這件文物的真實身份才得以澄清,其含金量高達96%,長36.2厘米,寬8厘米,重223.5克。
據(jù)說這還是武則天時期,來此地祈福儀式時所投的金簡,由此可見非凡研究價值。上邊還刻有63個字,很顯然就是被我們所熟知的文物,最令人難以想象的是,竟然還是唯一和武則天有關的文物。
咱們同樣都是農民出生,為何人家就有如此好運氣。時至今日,這件文物已經經歷了數(shù)千年時間,目前拜收藏于河南博物院。甚至還是他們的5大鎮(zhèn)館寶之一,由于考慮到國家一級文物的特殊性,目前還不允許對外展出。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fish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