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普利茲克獎的中國建筑師劉家琨:曾出版小說在深舉行分享會
時間:2025-03-05 14:16 來源:必應 責任編輯:毛青青
原標題:獲普利茲克獎的中國建筑師劉家琨:曾出版小說在深舉行分享會
當?shù)貢r間3月4日,普利茲克建筑獎宣布,2025年度獲獎者為中國建筑師劉家琨。該獎項系國際公認的“建筑界最高榮譽”,他也是繼王澍之后,第二位獲此殊榮的中國建筑師。南都記者了解到,劉家琨帶領團隊打造了多個知名建筑項目,包括西村大院、重慶四川美術學院雕塑系教學樓、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等。他還曾醉心文學創(chuàng)作,在深圳舉辦過新書分享會。

生于1956年的劉家琨,1982年獲得建筑學工程學士學位,曾任職于四川省成都市建筑設計研究院,1999年在成都創(chuàng)立了家琨建筑師事務所。2025年度普利茲克獎評委會在評審辭中指出:“面對快速演變的社會和環(huán)境挑戰(zhàn),全球建筑界正在苦苦尋求著應對舉措。劉家琨給出了令人信服的解答,他的答案頌揚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也彰顯著他們的集體身份認同和精神追求。劉家琨的作品以其深刻的連貫性和穩(wěn)定的素質,擺脫了各種美學或風格上的束縛,對新世界進行了想象和建構。他向我們展示了建筑如何在現(xiàn)實和理想主義之間達到協(xié)調,將本地解決方案提升為普世愿景,并創(chuàng)造了一種語言來描述一個社會和環(huán)境公正的世界。”
近40年的職業(yè)生涯中,劉家琨及其團隊在國內多地打造了30多個建筑項目,涵蓋了學術和文化機構、城市空間、商業(yè)建筑、城市規(guī)劃等不同類型,鹿野苑石刻博物館、西村大院等作品都曾引起廣泛討論。
在設計重慶四川美術學院雕塑系教學樓時,他讓建筑物的上層向外懸挑,在狹窄的占地面積之上實現(xiàn)更大的建筑面積;建造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時,他用平檐完成了對中國古典建筑風格的現(xiàn)代詮釋。位于成都的胡慧姍紀念館,是他迄今為止體量最小的作品,紀念一位在地震中不幸遇難的15歲女孩。
評審辭稱:“劉家琨重新審視了中國傳統(tǒng),摒棄了懷舊與含糊,而是將其作為通往創(chuàng)新的跳板。他創(chuàng)造的這些全新建筑既是歷史記錄,也是基礎設施;既是景觀,也是非凡的公共空間。”
南都記者注意到,在建筑師和高?妥淌诘纳矸葜,劉家琨還有文學作者的身份,曾出版小說《明月構想》。2014年,他還攜這部新書在深圳舉辦過分享會。
對于文學寫作如何影響自己的建筑道路,劉家琨曾表示:“寫小說和做建筑設計是完全不同的藝術形式,我并沒有刻意將兩者結合起來。然而,或許是由于我的雙重背景,它們在我的作品中有著內在的聯(lián)系——比如我在設計中對于敘事性和詩意的追求。”建筑也是一種表達的媒介。在他看來,建筑應該去概括、凝練和展示地方的內在品質,“它有能力塑造人類行為和營造氛圍,提供寧靜和詩意的感覺,喚起同情心和仁愛,培養(yǎng)休戚與共的社區(qū)意識。”
據(jù)悉,今年的普利茲克建筑獎頒獎典禮將于春季在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的阿布扎比舉行,5月還將舉行2025年度獲獎者講座和專題討論會,屆時將通過線上和線下方式向公眾開放。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fishbao.com.cn/
①凡注明"來源:XXX(非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wǎng)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②本站所載之信息僅為網(wǎng)民提供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其真實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負責,本站信息接受廣大網(wǎng)民的監(jiān)督、投訴、批評。
③本站轉載純粹出于為網(wǎng)民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不原創(chuàng)、不存儲視頻,所有視頻均分享自其他視頻分享網(wǎng)站,如涉及到您的版權問題,請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站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