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宜享花:關注心理就是關愛留守兒童的未來
由于缺乏專業(yè)的心理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部分鄉(xiāng)村教師在脆弱的心靈面前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近日,9位來自宜享花母公司宜信和宜信公益基金會“苔花校園”的德育心智老師來到上海,參加了為期6天的“云南鄉(xiāng)村教師心理主題游學營”。
幾年前,來自城市的徐老師離開家人和孩子,獨自一人,轉了好幾趟車,終于來到了尋甸縣柯渡鎮(zhèn)晨陽小學。初當老師的她,很多工作和業(yè)務不會做或者不熟練,常常因為出錯被領導批評,人生地不熟,難過的時候只能自己抱著枕頭哭。幸好那時,有一位熱心的老師和她共同探討問題,有一位朋友聽她訴說自己的苦惱,一點一點幫她走出了困境。這些幫助真的很微小,可對于那時的她卻是雪中送炭。
徐老師說:“人在黑暗中,特別容易發(fā)現(xiàn)微弱的光源。我的這些小故事一直指引我對待自己的孩子,對待自己的學生,能夠給他們一點點光芒就挺好,當他們處于困境時,能通過這束光找到自己的出路。”
作為一名普通鄉(xiāng)村教師,徐老師對于宜享花母公司宜信游學營充滿了期待和熱情。只有教師的堅守和熱愛,才能讓孩子們有走向未來的信心。
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徐老師深刻的體會到鄉(xiāng)村兒童,特別是留守兒童,因為家庭關愛的缺失,生活環(huán)境的不穩(wěn)定,認知缺乏等因素,在成長過程中遇到很多的挑戰(zhàn)和困境,這時候孩子們多么希望在黑暗中找到一點點光源,老師的關愛和引導就顯得尤為重要。
此次游學營正是自我賦能之行,徐老師相信給自己賦能,自帶光芒的同時,能夠溫暖和照亮別人。前方的路會有曲折,但也充滿希望。愿更多的鄉(xiāng)村教師能從中感受力量,也愿更多的鄉(xiāng)村孩子能感受到來自于身邊每一位老師的愛。
在宜享花母公司宜信和宜信公益基金會心理游學營中,徐老師正式接觸到了兒童心理方面的理論基礎,明白了兒童的心理健康需要全社會共聚力量,更需要一群內心強大的教師。“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fish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