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暴打公交司機 逆推和諧社會齒輪
時間:2019-03-13 15:22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3月10日,因不滿公交車司機提醒出示免費乘車的老年優(yōu)待證,湖南永州八旬老人鄧某操起拐杖、拖把、掃把對女公交司機張紅大打出手,張紅頭部被打破。永州公交公司稱,3月8日鄧某還曾逼停另一輛22路公交,并上車將駕駛員呂秀打傷。(3月13日 新浪財經)
人道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人承擔了這個社會中很重要的一個角色。老人也是這個社會的弱勢群體之一,我們理應給予他們更多的照顧和關愛。但是像上述事件中老人的行為,實在令人瞠目結舌。一言不合大打出手,不問青紅皂白就隨性發(fā)脾氣打人真的不只是泄私憤問題,這是思想道德低下的真實表現。老人心態(tài)扭曲導致一場場悲劇時有發(fā)生。這不僅讓我想起“不敢扶”的樁樁件件,讓座不及時就罵罵咧咧的張張嘴臉,甚至有年輕人上了一天班坐地鐵時疲憊不堪想睡一會還要拿出手機公屏循環(huán)字幕“讓座請叫醒我”,透過屏幕溢出滿滿的“求生欲”。是什么讓年輕人變得這么誠惶誠恐,我想大概就是因為像上述事件中這樣老人的存在吧。
這也看出,社會發(fā)展到今天,我國老齡化日益嚴重的當下,對于老人這個群體的關注我們始終沒有做到深入了解與管理。和諧社會的建設不能只依仗年輕人,社會中的每個角色都應該貢獻自己的力量,包括老年人。當然,我們不能因此就給老年人貼標簽,那也是助長不良風氣的火焰。防患于未然才是正道,這個過程中,約束的是所有人。
筆者認為,首先思想意識是重中之重,我們可以利用公共資源比如公屏、“三微一端”等宣傳社會公約,將公民應當遵守的規(guī)則宣傳到位,公交車事件就可以利用公交站牌的廣告展位播放乘車注意事項音頻及宣傳畫等。再者,將公民社會行為與自身權利相掛鉤是最行之有效的辦法。像高鐵“霸座”事件之后實行黑名單制度一樣,筆者認為可以將這些都對接到公民個人信用制度中,每人一個信用代碼,它不只是停留在金融方面使用,可以推向生活的方方面面。信用不合格的人將會自身權利受限如影響醫(yī)保、社保等,只有跟個人利益掛鉤才能更好地推進制度落地生效。最后,也是不得不提的一點,社會氛圍太重要了,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人都背負著許許多多的社會輿論壓力,只有提供一個明朗的社會氛圍,才能推動年輕人、老人跟和諧社會建設之間的“齒輪”。(劉亞美)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fish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