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絕校園欺凌 共建和諧校園
時間:2021-04-24 23:38 來源:川北在線原創(chuàng)(guangyuanol.cn) 責任編輯:毛青青
“學校應建立對欺凌的零容忍機制。”教育部4月6日發(fā)布《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guī)定》征求意見稿。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的《規(guī)定》中,專門單列一章《特別保護》,對防止校園欺凌和預防性侵害做了詳盡規(guī)定,這也是家長們十分關注的問題之一。
在教育界,校園欺凌是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要知道,有很多欺凌行為往往是輕微的、持續(xù)的。并且,簡單粗暴的處罰容易在孩子心中埋下隱患,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如何識別并及時處理,這是一件考驗智慧的事。
首先,我們要確認校園欺凌識別與認定的三條基本標準是:雙方力量不均等、加害者主觀惡意、受害者未激惹。而要想從根本上干預、預防欺凌,需要學校、家長和社會各方面的共同推動。
為建設平安校園、和諧校園,促進學生健康快樂成長。學校應全面排查欺凌事件,對可能發(fā)生的欺凌行為做到早發(fā)現、早預防、早控制。及時消除隱患問題,對排查發(fā)現的苗頭或隱患點,采取必要的干預措施,做好疏導化解工作。依法依規(guī)嚴肅處置,對實施欺凌的學生,視情節(jié)輕重,分別采取批評教育、警示談話和紀律處分、訓誡、轉入專門學校等懲戒措施。規(guī)范欺凌報告制度,一旦發(fā)現學生遭受欺凌,學校要及時制止并進行調查處理;情節(jié)嚴重,要及時報告,并迅速聯(lián)絡公安機關介入處置。切實加強教育引導并健全長效工作機制。
對于遭遇校園欺凌的孩子,家長如何引導?首先當孩子提出自己受到欺凌時,家長首先要做的是告知孩子“和家長傾訴是對的,是很勇敢的。”然后,進一步問孩子受欺的細節(jié)及感受,告訴孩子“要頂住壓力,只要告訴父母或者老師,我們就一定會采取措施保護你。”父母應鼓勵孩子向身邊的成年人求助,讓孩子清楚,成年人有優(yōu)先照顧未成年人的義務。同時,還要讓孩子知道,向父母和老師報告不是一種軟弱的表現,而是有勇氣的行為。
與此同時,為促進學生們健康成長,避免遭受校園欺凌和詐騙,提高自我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當地派出所民警也應為學生們上一堂生動深刻的防欺凌法治教育課。結合真實案例,為學生們系統(tǒng)講解了什么是校園欺凌、如何預防校園欺凌及如何防詐騙。通過講座,增強學生們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使學生們懂得如何正確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讓法律的種子在學生心中生根發(fā)芽。
“欺凌往往是持續(xù)的,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處理,積怨的被欺凌者即使成年以后也難以釋懷。”因此,讓我們認真開展預防校園欺凌工作,進一步防范和遏制中小學生欺凌事件發(fā)生,切實保護他們的身心健康,努力把校園打造成最安全、最陽光的地方,進一步增強學生法治意識,織密織牢學生平安“防護網”,共護學生平安健康成長。(王婷)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fish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