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8年8月,大風幫助英國擊敗了西班牙“無敵艦隊”。當時,西班牙派出由130多艘艦船組成的“無敵艦隊”攻打英格蘭,英國海軍僅能以34艘戰(zhàn)艦和一些武裝商船迎戰(zhàn)。雙方遭遇后,海面西風大起,由于西班牙戰(zhàn)艦不善逆風航行,而英軍軍艦卻有著優(yōu)越的逆風揚帆能力,數(shù)次戰(zhàn)斗后,英軍借大風之力最終獲勝,徹底解除了“無敵艦隊”對英國的威脅。
冷濕氣候使盛唐走向衰落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帝國之一,在世界歷史上也很有影響,但就是這樣一個朝代,其興盛和衰落都與氣候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唐朝統(tǒng)治的300年中,大雪奇寒的年數(shù)比較少,冬天無雪的年數(shù)竟達19次之多,居中國歷史上各朝代之冠,屬于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溫暖期。唐代張籍《送蜀客》詩有:“木棉花發(fā)錦江西”,說明唐代成都有喜溫暖的木棉生存。隨著氣候變得溫暖,加上一些人為的因素,唐朝傳統(tǒng)的農牧業(yè)界線北移,這使唐朝的邊防有了當?shù)氐慕o養(yǎng)支持,軍事防御更穩(wěn)固,北方游牧民族也不敢輕易南下。
唐代后期,氣候開始由溫暖轉而冷濕,寒冬和雨災相繼到來,有時春秋兩季也出現(xiàn)了霜雪凍壞莊稼的現(xiàn)象。冷濕的氣候更是給契丹等北方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帶來了很大的影響,《資治通鑒》記載淫雨一下長達60余日。反常的氣候對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脅十分大,為了生存,他們只有向南推進,形成對中原農業(yè)民族的威脅。唐玄宗重用安祿山等胡人將領的重要原因也是為了壓制北方民族,然而沒有想到的是安祿山等人發(fā)動叛亂,使大唐的繁榮從此不再。
嚴寒氣候三次拯救俄國
寒冷給俄羅斯人帶來很大不便,但這種嚴寒的氣候對俄羅斯民族的生存來說,未嘗不是一種保護。彼得一世時,俄國努力振興,然而遭到瑞典的壓制。1709年春,瑞典國王查爾斯十二世率領軍隊遠征俄國。彼得一世的軍隊無力與瑞典軍隊決戰(zhàn),只有實行堅壁清野政策,靠空間,更靠嚴寒的氣候削弱孤軍深入的瑞典軍隊。7月,4萬多俄軍同在嚴寒中跋涉了數(shù)月的3萬瑞典軍隊在波爾塔瓦展開激戰(zhàn),并一舉將其擊敗。
1812年,征服了大半個歐洲的拿破侖組織了歐洲有史以來規(guī)模最大的60萬軍隊,對俄國發(fā)動進攻,企圖徹底征服歐洲大陸。然而俄國人將莫斯科付之一炬,拿破侖大軍在空城中等了兩個多月,未見到投降的使者,補給逐漸變得非常困難。零下40℃的嚴寒將這支饑餓寒冷的軍隊逼出莫斯科,在俄軍的尾追之下,60萬大軍只有15萬士兵活著返回了法國。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fish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