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自古以來就是勝利者的說明書,所謂“成王敗寇”。比如說項羽是個沒有頭腦的愣頭青,這是漢家說的,說李建成,李元吉沒有啥本事還嫉妒賢臣,這是李世民說的。不管怎么說,李世民最終成了勝利者,如果是李建成即位,跟李世民即位的后果一樣。
要知道李世民發(fā)動玄武門之變后,李淵還在世呢。如果說你單單是為了爭奪太子的位置,也就算了。不管作為兒子還是作為臣子,你怎么給皇帝交代呢?從后面的結(jié)果上來看,李世民從一開始就做好了逼宮的準備。當(dāng)他決定要皇位的時候,心中已經(jīng)沒有兄弟情,父子情這一說了。
在古代,一向講究孝道,尊老愛幼。傳統(tǒng)文化的經(jīng)典《弟子規(guī)》的第一句怎么說來著?弟子規(guī),圣人訓(xùn)。首孝悌,次謹信。第一點要求就是孝順父母,尊敬兄長。李世民倒好,為了權(quán)力殺兄,逼父。毫無孝悌可言。
面對自己這個不講道理的兒子,李淵的處境可就不妙了。他連自己的哥哥都可以殺,反正已經(jīng)背上一個不忠不義,不孝不悌的罪名。已經(jīng)黑了,就不在乎再描黑一點。那么他最后沒有殺李淵僅僅是因為李世民的仁慈么,其實更值得一提的是李淵的智慧。
當(dāng)時玄武門事變之后的第一時間,李淵正在池海泛舟。李世民讓尉遲敬德穿著鎧甲,拿著長矛,直接去找到李淵。此時的李世民已將自己的兄弟殺了,十個侄兒也死在李世民的屠刀之下。李世民會放過他這個礙事兒的父親么?答案是:不一定。這要看李淵的表現(xiàn)了。
李淵一見到尉遲敬德,第一反應(yīng)是什么呢?“上大驚,問曰:今日亂者誰邪?”這一問非常機智,不愧是唐朝的開國皇帝。愛因斯坦說,如果有一個致命的問題,需要在一個小時之內(nèi)解決,我會用55分鐘來搞清楚這個問題是什么。李淵面對的問題就是需要他在一瞬間搞清楚,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尉遲敬德是個忠厚的人,他告訴李淵:太子和齊王作亂,秦王才舉兵誅殺了他們。擔(dān)心驚擾陛下,所以派我前來保護你。穿甲胄帶兵器見皇帝,這可是謀反的罪名啊。假如李淵不分青紅皂白斥責(zé)尉遲敬德,那他的性命 當(dāng)場就沒有了啊。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fish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