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隨著大一新生的陸續(xù)報道,去年高考中涌現(xiàn)的一批勵志學子也再一次進入了大家視野。今天要介紹的就是一位出身貧寒,通過復讀拿到北大錄取通知書的勵志學子葉飛。
葉飛出生在十堰竹山縣的一家普通農(nóng)民家庭,父親因為一次務工意外導致高位截癱,家里的生計全靠母親支撐,在村民鄰居看來他們家?guī)缀跽也坏匠雎。在葉飛看來,“家里很少有歡聲笑語,通常是比較壓抑的狀態(tài)……”
在第一次高考中雖然已經(jīng)被中國地質(zhì)大學錄取,但葉飛認為沒有發(fā)揮出自己全部實力,因此決定復讀。當然像這樣的特殊家庭復讀也面臨著重重阻力,首當其沖就是家庭的經(jīng)濟壓力。葉飛父親就曾第一個站出來反對,因為他們這樣的家庭承受不了失敗的風險,家里只有一個母親經(jīng)濟來源,復讀也要一筆不小的費用,而且萬一越考越差得不償失。
第一次高考完的那個暑假,葉飛把地質(zhì)大學錄取通知書放到了一邊開始再次全身心備考。在葉飛媽媽看來“這次葉飛和以往都不一樣,暑假每天晚上一兩點還在背書、寫作業(yè)……”正是看到了這種決心葉飛媽媽決定幫兒子繼續(xù)實現(xiàn)夢想,復讀考好大學,再苦再累都值得。功夫不負有心人,葉飛順利被北大錄取,大山娃有機會到更廣闊的世界,小家庭也有了久違的歡聲笑語。
故事講完了,每年高考多不缺勵志的傳奇,可每段傳奇又各有各得不同。寒門學子葉飛頂住了家庭和復讀的壓力,走出大山,改寫了人生的后半段。
在接受采訪時有一段話很有意思,記者問“有沒有聽過小鎮(zhèn)做題家?”葉飛回道:“不可否認我的逆襲就是做題做出來的,現(xiàn)在的我就是一個小鎮(zhèn)做題家。我也明白城市里的培養(yǎng)理念和方法比我們好,農(nóng)村孩子和城市孩子有很大差距。但我認為這種情況會改變,我們不可能一輩子都是小鎮(zhèn)做題家!”
今年的流行詞“小鎮(zhèn)做題家”在某些人看來似乎用來形容像葉飛這樣的寒門逆襲再合適不過了,但就像葉飛說的,小鎮(zhèn)做題家不可能一輩子都是做題家。在中國有數(shù)以億計的普通家庭,他們沒有雄厚的家庭背景和人脈,沒有廣博的見識和唾手可得的機會,想要實現(xiàn)人生的進階、原生家庭的改變就只有默默刷題、參加高考、考上名校,因為這才是他們?nèi)松嬉u的“敲門磚”。
刷題不丟人,家境普通還不知上進才最讓人看不起。學長給大家介紹葉飛的事例也是想激勵正在準備高考或考研的讀者,所有的外在條件都不是阻攔你前進腳步的理由,不要在意他人的看法。只管努力,因為努力才是成功的不二法門!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fish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