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建設中的濟南黃河大橋。圖片來源:濟南城市建設集團微信官方號
據了解,濟南黃河大橋是正在建設中的新橋,總長7.748公里,其中主線橋梁長6.87公里,總投資78.93億元。
同時,濟南黃河大橋也是國道104線上的橋梁,國道104起點為北京市東城區(qū)永定門橋,終點為福建省福州市平潭縣東星村,全程2606公里,經過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福建八個省份。
而在更早之前,吉林省和湖北省也分別有國道大橋和一級公路開始收費。這些案例表明,國道恢復收費并非個例。
面對這一變化,公眾不禁產生疑問:國道,又要恢復收費了?
多條路段恢復收費
在不少人觀念中,普通公路一直被視為具有一定公益性質的公共產品。但實際上,普通公路取消收費的歷史并不算長。
2009年,中國開始推行“燃油稅改革”,即用成品油消費稅取代養(yǎng)路費等交通收費的改革。根據《國務院關于實施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的通知》,自2009年1月1日起,取消公路養(yǎng)路費、航道養(yǎng)護費、公路運輸管理費、公路客貨運附加費、水路運輸管理費、水運客貨運附加費等六項收費。
此后,各地政府逐步有序地取消了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并結合自身的財政狀況,適時回購經營性公路,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普通公路逐漸被視為一個公共產品,非高速公路取消收費成為趨勢,一些地方的收費站也相繼被拆除。
據交通運輸部數(shù)據,截至目前,全國除新疆外,其他省份均已取消了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共減少收費公路15.05萬公里,撤銷收費站2681個。
不過,在部分地區(qū)這種趨勢似乎正在發(fā)生變化。
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國土開發(fā)與地區(qū)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李沛霖等人整理出了一份近年新增公路收費站不完全統(tǒng)計表。從圖表中可以看出,自2021年至今,安徽、山西、甘肅、湖北、吉林、陜西、江蘇、山東均發(fā)布過國道收費站開通收費的公告。
圖片來源: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國土開發(fā)與地區(qū)經濟研究所李沛霖等人整理歸納
2023年10月,江蘇省同意205國道宿淮收費站建成并符合通車條件后開始征收車輛通行費,這一決定曾引發(fā)公眾的熱議。按照江蘇省政府發(fā)布的《省政府關于同意205國道宿淮收費站開征車輛通行費的批復》,由宿遷、淮安兩市進行聯(lián)合收費,收費期限從開征車輛通行費之日起計算,在收費站運行兩年后再進行評估核定。
公開信息顯示,205國道是我國道路網的縱線之一,北起河北秦皇島市,南至廣東深圳市,全程2976.450公里,途經河北、天津、山東、江蘇、安徽、浙江、福建和廣東八個省份。
那么,恢復國道收費是否有依據?
根據現(xiàn)行的《收費公路管理條例》第三條,公路發(fā)展應當堅持非收費公路為主,適當發(fā)展收費公路。這一規(guī)定明確了非收費公路的主體地位,同時允許在特定情況下通過收費來支持公路的建設和維護。此外,《收費公路管理條例》第十二條對收費站的設置進行了嚴格規(guī)定,非封閉式的收費公路的同一主線上,相鄰收費站的間距不得少于50公里。
與此同時,按照《收費公路管理條例》第十八條,允許長度800米以上的二車道獨立橋梁和長度500米以上的四車道獨立橋梁建設收費公路。
因此,按照這一條例,濟南黃河大橋設置收費站符合相關規(guī)定。
值得關注的是,《收費公路管理條例》自2004年正式施行以來,由于收費公路發(fā)展的環(huán)境一直在改變,因此幾經修訂。2018年年底,交通運輸部曾就《收費公路管理條例(修訂草案)》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同年12月21日,在交通運輸部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修訂草案為進一步控制收費公路規(guī)模,提升路網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降低過路過橋費用,明確今后只能新建高速收費公路,不再新建收費的一級公路、二級公路和獨立橋梁、隧道,存量的收費一級公路、二級公路和獨立橋梁、隧道,會隨著收費期屆滿或政府提前回購等方式,逐步有序停止收費。
據了解,按照程序,《收費公路管理條例(修訂草案)》修訂征求意見于2019年1月20日結束后,交通運輸部在研究吸收各方意見的基礎上,進一步修改完善修訂草案后報送國務院。
2024年5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國務院2024年度立法工作計劃》,《收費公路管理條例》被列為“2024年擬制定、修訂的行政法規(guī)”。不少業(yè)內人士認為,新版條例或將在未來不久頒布,并對條例中可能出現(xiàn)的關于收費公路的內容充滿期待。
清華大學交通研究所副所長楊新苗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2018年交通運輸部就《收費公路管理條例(修訂草案)》公開征求意見時,該草案符合當時的經濟環(huán)境和形勢。然而,養(yǎng)路需要資金支持,而車輛購置稅和燃油稅是國家交通運輸部門的兩大收入來源。但近年來,這些稅費的增長已經接近頂峰,而基礎設施的管養(yǎng)規(guī)模卻在不斷擴大。因此,從當?shù)卣慕嵌葋砜,非高速的公路收費也許可為當?shù)貛硪欢ǖ呢斦杖,從而緩解資金壓力。
李沛霖也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車高速發(fā)展,2023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了300萬輛,假設每輛車每年節(jié)省的燃油稅約為3000元(耗油量1000升),則僅此一項就可能導致燃油稅收入減少90億元。
2024年2月,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張玉玲等人在《中國公路》雜志上發(fā)表了題為《高速公路養(yǎng)護期收費制度的思考》的文章。文章指出,當前全國普通公路每年養(yǎng)護管理資金需求缺口在50%左右,有40%左右的普通公路陷于“列養(yǎng)但無錢養(yǎng),應修但無錢修”的困境,并且隨著公路里程的增加,公路養(yǎng)護資金缺口還有繼續(xù)擴大的趨勢。
河南交通運輸戰(zhàn)略發(fā)展研究院副院長劉文豐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國家雖然倡導高速公路收費、干線公路免費的發(fā)展方向,但未明文禁止干線公路收費。但他也同時指出,目前干線公路收費主要位于山嶺重丘區(qū),這類區(qū)域路網稀疏,干線公路上主線收費站被繞避的可能性較小,而平原區(qū)路網稠密,干線公路不具備進行收費的現(xiàn)實條件。
“目前雖然有部分干線公路開始收費,但仍是少數(shù)現(xiàn)象,未扭轉免費公路作為干線公路主體的大趨勢。”劉文豐說。
專家:應衡量綜合效應
部分國道開始實施收費后,公眾對于收費后可能產生的影響同樣表現(xiàn)出了較高的關注。
楊新苗指出,普通公路收費將帶來一系列深遠影響。對個人而言,收費可能導致他們選擇繞行以規(guī)避費用,從而降低某些公路的使用頻率。對貨物運輸而言,收費將增加運輸成本,可能對物流產業(yè)造成不小的沖擊。因此,如何界定哪些地方應該收費,哪些地方不應收費是一大挑戰(zhàn)。同時,他也擔心一旦地方開啟收費的口子,過多效仿帶來的大范圍收費,會偏離交通強國支持發(fā)展的初衷。
楊新苗進一步表示,一些發(fā)達地區(qū)的企業(yè)更傾向于在免費公路沿線設立企業(yè),以便降低運輸成本。若周邊均為收費公路,則不利于企業(yè)聚集發(fā)展。鑒于產業(yè)的選址與收費公路政策緊密相關,各地政府需慎重考慮收費政策對產業(yè)發(fā)展的潛在影響。
然而,無論影響如何,當前國道恢復收費已被開了“口子”,且道路養(yǎng)護的資金缺口依然巨大,如何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成了當下關注重點。
李沛霖指出,目前恢復收費的國道中,僅有204、205國道實行按車型收費,湖北荊門國道按重量收費,109國道按全程收費,其余近十條國道的具體收費標準并未詳細公布。若重新收費,需制定合理的收費政策,確保收費的透明化,避免過高收費增加公眾負擔。
李沛霖建議,應實行差異化定價策略,科學平衡收入與支出。根據時間段、車型、路段等因素實行差別化收費,鼓勵非高峰時段出行,以減輕高峰時段的交通壓力。同時,應根據車輛對道路的損害程度和危險程度進行分車型收費,并對特定群體(如低收入家庭、學生等)提供優(yōu)惠或減免政策。
此外,他還建議,應采取多種措施填補新能源汽車帶來的養(yǎng)護缺口,如直接對新能源汽車收取專門養(yǎng)路費,或通過安裝智能設備記錄里程并按里程收費。他還提到可利用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將新能源汽車的碳減排效益轉化為經濟價值。
對于依賴國道進行日常通勤或物流運輸?shù)木用窈推髽I(yè)而言,國道恢復收費可能會增加他們的經濟負擔。李沛霖認為,政府可以出臺補貼政策,成立專項基金,用于資助受國道收費影響較大的企業(yè)(如長途運輸企業(yè))和個人。同時,對依賴國道進行物流運輸?shù)男⌒推髽I(yè)提供稅收優(yōu)惠政策,如減免增值稅、企業(yè)所得稅等,并鼓勵金融機構為這類企業(yè)提供低息貸款等金融支持。
公路與旅游發(fā)展緊密相連。中國旅游改革發(fā)展咨詢委員會專家委員孫小榮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隨著自駕游的普及以及房車露營、戶外運動的興起,中短途出游的人們普遍會選擇自駕游。許多旅游線路、旅游帶、旅游廊道等都是由國道、省道、縣道串聯(lián)起來,形成“以路串景”的全程自駕體驗廊道。
孫小榮指出,近年來各地都在推動“交旅融合”,依托生態(tài)資源和旅游資源豐富的國道、省道、縣道來建設“旅游風景道”或“旅游公路”。他擔心一旦國道、省道、縣道恢復收費,有可能對游客的出行意愿和“交旅融合”的建設構成阻礙,抑制地方文旅經濟的發(fā)展。
與此同時,近年來公路旅游已經成為文旅消費的新熱點。例如318國道、219國道、獨庫公路、威海千里山海自駕旅游公路等都是熱門自駕游線路,“最美的風景在路上”,公路自身成為旅游體驗地、消費打卡地和核心吸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