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桂陽41億頭“蟲蟲特工”出擊
時間:2024-05-27 15:5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曉鋒
原標題:湖南桂陽41億頭“蟲蟲特工”出擊
2024年5月26日訊,隨著氣溫的攀升,害蟲們紛紛“覺醒”,湖南省桂陽縣則啟動了由41億只“生態(tài)衛(wèi)士”組成的“蟲蟲特遣隊”,展開了一場旨在“守護糧食”的戰(zhàn)役。過去,化學農藥曾是防治病蟲害的主要手段,然而,如今“生物防治”的環(huán)保方法已經成為了農田保護的重要策略。

“生物防治”的核心理念在于利用天敵昆蟲來對抗害蟲,這源于自然界中昆蟲間的天然捕食關系,即生態(tài)鏈中的“相生相克”。這支“蟲蟲特遣隊”主要由兩大類天敵昆蟲構成:寄生性天敵和捕食性天敵。
在桂陽縣的白杜村,農戶們巧妙地將赤眼蜂卵卡置于農作物的莖稈之上,等待赤眼蜂的孵化。赤眼蜂,作為玉米螟、斜紋夜蛾、煙青蟲等害蟲的天敵,其成蟲會選擇在害蟲的卵中產卵,通過寄生并吸收害蟲卵的營養(yǎng),從而阻斷害蟲的繁衍,達到控制害蟲種群數(shù)量的目的。赤眼蜂的寄生范圍極為廣泛,能夠寄生超過400種農林害蟲的卵,是目前應用最為普遍、效果最為顯著的天敵昆蟲之一。在適宜的溫度下(約25℃),赤眼蜂的繁殖周期大約為12天,它們在田間不斷循環(huán)繁殖,有效遏制害蟲在胚胎階段的生長。
除了赤眼蜂、蚜繭蜂等寄生性天敵昆蟲,桂陽縣還引入了益蝽、蠋蝽等捕食性天敵昆蟲。益蝽,無論幼蟲還是成蟲,均能捕食多種鱗翅目害蟲,可有效防控超過40種不同類型的病蟲害。益蝽的捕食能力十分驚人,一只成年益蝽每天可捕食28至41頭鱗翅目2齡幼蟲。在捕食過程中,益蝽利用其刺吸式口器刺入獵物體內,短短幾分鐘內,獵物便逐漸失去活力,直至死亡。益蝽的投放基本不受氣候影響,且其防控周期長,可實現(xiàn)長期的病蟲害防治。
今年桂陽縣成功放飛了包括蚜繭蜂、赤眼蜂、蠋蝽、益蝽、異色瓢蟲等在內的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敵昆蟲共計41億多只,覆蓋了超過60萬畝的農田,為農業(yè)生產的綠色、安全、高效提供了有力保障。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fish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