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專家談鄒市明兒子注射生長激素 有禁忌癥和副作用風險
近日,奧運冠軍、拳擊運動員鄒市明的妻子冉瑩穎在社交平臺發(fā)視頻稱,今年11歲的二兒子鄒明皓(小名“皓皓”)身高136.6厘米,大兒子鄒明軒與其年齡只相差2歲,但身高差距卻很大,皓皓從8歲起就不怎么長個了,這讓她非常焦慮。
為了讓兒子長高,她讓孩子加入籃球隊、練習打籃球,但同隊的其他孩子都越長越高,唯獨皓皓的身高幾乎沒有變化。而后,她帶皓皓去醫(yī)院檢查,醫(yī)生建議給他打生長激素,否則會錯過 生長期。焦慮2年后,她最終決定在醫(yī)生的建議下給孩子注射生長激素。相關資料顯示,冉瑩穎和鄒市明的身高皆為162cm。
鄒市明一家。圖/社交平臺
冉瑩穎的視頻引發(fā)不少擔心自家孩子長不高的網(wǎng)友的共鳴,也有網(wǎng)友表示不用過度擔心,可能孩子發(fā)育比較晚,還有網(wǎng)友擔心生長激素有副作用,建議不要使用。
12月16日,九派新聞聯(lián)系到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兒童醫(yī)院內分泌科主任董關萍,她介紹,孩子的身高主要受遺傳因素和后天環(huán)境因素影響,一般來說,在所有影響因素中,遺傳因素占60%-70%左右,后天環(huán)境因素占30%-40%,包括內分泌因素、營養(yǎng)狀態(tài)、精神壓力、生活習慣(睡眠、運動)、疾病等。
“遺傳畢竟是遺傳,有可能孩子并沒有完全遺傳到父母的基因,有些孩子也可能受后天因素影響,自己長得比較高、突破了遺傳身高。因此,父母的身高都高或都矮,孩子的身高不一定就高或矮。”她說。
董關萍還指出,骨齡指的是骨骼年齡,會伴隨孩子整個生長發(fā)育過程。在判斷孩子身高的問題上,以年齡計算可能會存在一定偏差,通過檢測得出的骨齡則相對更能準確地反映其生長發(fā)育狀態(tài),因為骨齡可能會比實際年齡提前或落后。生活中常說的“晚長”指的便是骨齡落后的情況。
“以前的孩子營養(yǎng)條件不好,相對來說發(fā)育會比較遲,現(xiàn)在的家長都比較重視孩子的身高問題,營養(yǎng)條件也普遍比較好,相對來說晚發(fā)育的孩子不多,晚長的孩子也比較少,但也不是沒有晚長的情況。”她說,一般判斷孩子是否晚長,首先要看遺傳的背景因素,父母小時候都晚長,但后來身高較高,那么孩子也可能會晚長,其次骨齡比同齡人落后,則問題不大,后期可能會長回來。
她補充,如果孩子的骨齡正常,則不可能“晚長”,在沒發(fā)育的情況下,孩子每年正常的生長速度是5、6cm,如果一年只長2、3cm,后期將很難跟上同齡人的身高水平。建議家長密切關注孩子的生長速度,避免生長遲緩。
【1】生長激素有禁忌癥和副作用
矮小的標準是什么?家長如何判斷孩子可能矮?董關萍告訴九派新聞,下表中的P50或者中位數(shù)表示同年齡同性別人群的平均身高值,醫(yī)學上是指孩子身高低于同種族、同性別、同年齡正常人群平均身高2個標準差(-2SD)或第3百分位數(shù),說明孩子的身高已經(jīng)達到矮小標準。
不同年齡及性別孩子的標準身高。圖/浙大兒院
其表示,當代家長對孩子的身高期望普遍較高,低于平均身高就認為是異常狀態(tài),往往非常焦慮,甚至出現(xiàn)過度檢查及過度治療的現(xiàn)象。但其實個體的身高需要結合父母遺傳身高等因素進行綜合評估,如果年生長速度正常、身高在±1SD(或者第25百分位與第75百分位)之間,大多情況都是正常的。
“如果孩子身高偏矮,但未達到矮小標準,則不必過度焦慮。以皓皓為例,他的身高其實在正常范圍內,不屬于矮小,只是偏矮一點。身高本身是一個統(tǒng)計學標準,到目前為止,我國男孩的平均身高是171cm左右,女孩的平均身高是160cm左右。但這只是平均身高,生活中不可能每個人都很高,總會有偏高或偏矮的人。”她說。
至于生長激素,董關萍介紹,它是人大腦垂體分泌的一種蛋白質,在人體的生長發(fā)育中發(fā)揮著關鍵的作用。它不僅可以促進骨骼、肌肉以及器官的生長,還能作用于骨生長板刺激骨骼的生長,是長高的關鍵。因各種原因導致的生長激素缺乏將會導致兒童生長遲緩,從而影響身高。
目前臨床常用的生長激素全稱基因重組人生長激素,是由體外重組DNA技術獲得的,與人體內源生長激素具有同等作用。生活中常說的“激素”通常是指皮質激素,生長激素無論來源、結構,還是在生理、藥理作用方面,都與皮質激素完全不同,作用和副作用也完全不同。
她強調,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要打生長激素,生長激素應該在專業(yè)醫(yī)生基于具體診斷及治療方案的指導下使用,而非簡單因身高偏低就盲目地隨意注射。只有當孩子的身高達到矮小標準才需要考慮是否需要采用生長激素治療,在治療前還要經(jīng)過一系列規(guī)范的檢查評估,來排查孩子矮小的原因,并且全面評估用藥的風險。
董關萍指出,使用生長激素是有禁忌癥和副作用風險的,“血糖偏高、患有腫瘤或一些先天性疾病的孩子不能打”,副作用則主要有一過性高血糖,注射部位局部一過性疼痛、發(fā)麻、紅腫,抗體產(chǎn)生,甲狀腺功能低下,糖耐量減低、股骨頭骺板滑脫以及外周水腫、關節(jié)痛或肌痛等,但總體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低于3%。
針對家長所關心的療程及費用問題,她表示,使用生長激素的療程和費用并不統(tǒng)一,與孩子的體重、年齡以及用藥的效果、品牌等都有一定關系。
【2】建議均衡飲食,多做縱向運動
對于父母過度焦慮孩子身高問題而濫用生長激素的現(xiàn)象,董關萍表示,“身高不夠,打一針幫娃增高”的想法是不可取的。家長應理性、科學看待孩子的身高,定期監(jiān)測孩子的身高及發(fā)育情況,不應過度焦慮,該治療的時候治療,不該治療的時候不要治療,必要時可到醫(yī)院進行檢查,讓專業(yè)的醫(yī)生來評估孩子的身高究竟有沒有問題。
“我覺得該用生長激素的時候要用,不該用的時候就不要用。比如孩子身高已經(jīng)有168、170cm,長得已經(jīng)蠻好了,家長一定要讓他打生長激素,長到175、180cm,這肯定不可取的。還有一些家長,尤其是身高都比較高的家長,我們覺得他的孩子太矮了,應該要治療,但家長就覺得他的孩子不可能矮,肯定是晚長,以后就會長高的,結果后面長不高,錯過了 時間,再想治療就比較麻煩了。”她說。
冉瑩穎給皓皓注射生長激素。圖/社交平臺
多喝牛奶、頓頓骨頭湯、天天打籃球,這些生活中常用于幫助孩子長高的方法是否科學、有效?董關萍指出,牛奶不用多喝,定量喝就夠了,一般建議學齡前或學齡兒童每天早晨喝250ml的牛奶,不要超過300ml;骨頭湯里都是脂肪組織,也沒必要多吃;而打籃球是縱向運動,對長高有幫助。
她建議,一定要注意孩子平時的生活、飲食及睡眠習慣,給孩子安排均衡的飲食,“現(xiàn)在的孩子只要不挑食,不會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足的情況,所以不需要多吃”,推薦低鹽、低脂、低糖和優(yōu)質蛋白的“三低一優(yōu)”飲食,既可以為生長發(fā)育提供充足的營養(yǎng),還不會熱量過高,轉化成脂肪。每天至少進行30分鐘至1小時的縱向運動,如跳繩,跳遠等鍛煉下肢為主的運動,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提高新陳代謝,刺激生長激素分泌。最后,盡量讓孩子早點睡覺,保證其充足、規(guī)律的休息和睡眠時間。
九派新聞注意到,不少家長對孩子的身高問題感到焦慮,但又擔心無須過度就醫(yī),導致對何時去醫(yī)院就診猶豫不決。董關萍表示,希望孩子健康成長,僅憑焦慮無益,不要自己聽取各種各樣的說法。網(wǎng)絡信息良莠不齊,尤其一些為了博人眼球的信息,家長應理性判斷,避免因誤信信息而影響孩子的正常發(fā)育。最理想的途徑還是及時去醫(yī)院咨詢醫(yī)生,尋求專業(yè)指導。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fish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