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游戲能當飯吃嗎?”“當然能啊!”心中懷有夢想,前路必有光芒。隨著電競專業(yè)走進高校課堂,對于酷愛電競的年輕人來說,人生有了新的航向。1998年出生的孫梟煒,在電競道路上就經歷了家人從反對到支持的轉變,曾經他是網絡游戲癡迷者,如今成為山西體育職業(yè)學院電競專業(yè)的首批學生。
孫梟煒的游戲史是從16歲開始的,對于電競,父母一開始是堅決反對的,認為這是沉迷網絡游戲不務正業(yè),吵過、鬧過,甚至是打罵過。但隨著孫梟煒的游戲水平越來越高,小煒和同伴屢次獲得市內網吧賽事的冠軍,并將獎杯和獎金帶回家,父母這才意識到小煒有一定的游戲天賦,而且現(xiàn)在的水平已遠遠高于同齡人。
父母的態(tài)度從最初的訓斥打罵,轉變成現(xiàn)在的主動了解,主動學習電競方面的知識。2016年,父母得知山西開設電競專業(yè)后,竟破天荒地全力支持小煒就讀,還買了價格不菲的專業(yè)鼠標、鍵盤 、耳機送給他。
2016年4月,山西體育職業(yè)學院率先開設了體育類高職電子競技專業(yè),并實施校企合作共建的模式,斥資千萬打造了國內首家電子競技實訓基地;乜偯娣e1100平方米,一層是電子競技賽事中心,設置了6V6比賽對戰(zhàn)區(qū),配備超大LED顯示屏,為學生們提供了專業(yè)的實操場地,二層是電子競技教育基地,設有多媒體教室,三層是電子競技交流中心,80余臺高端主機及外設設備,為學生提供了專業(yè)的電子競技交流空間。
山西體育職業(yè)學院電子競技實訓基地的楊旭老師為學生們介紹電子競技項目的基本操作。學生們喜歡的游戲不一樣,對于不感興趣的游戲,他們會有在課堂上交頭接耳低聲嘀咕的現(xiàn)象。用楊老師的話來說,學生們偏科偏得太厲害。楊老師播放職業(yè)選手的大賽視頻,同時利用數(shù)據(jù)來為同學們分析游戲技巧。
小煒與同學們聚精會神地觀看職業(yè)選手的比賽視頻。從同學們的表情上可以看出,隨著比賽情節(jié)的深入,大家普遍產生了極強的參與感和代入感,仿佛視頻中的主角就是自己。
課后,楊老師將大家召集,宣讀即將進行的《英雄聯(lián)盟》項目內部對抗賽的注意事項。這種對抗賽每周都會不定期舉行,且完全模擬國際電子競技大賽環(huán)境,輸?shù)囊环竭會得到相應的懲罰。
為了公平起見,內部賽由兩名隊員通過“石頭、剪刀、布”的方式來選擇自己心儀的搭檔,組合陣容。沒被選中的同學,則可能成為裁判或觀眾。
雙方隊員身著比賽馬甲進入電子競技實訓基地的賽事中心。調試機器、與裁判溝通、觀眾入場、老師及校領導入場,完成一系列規(guī)定動作后,內部對抗賽正式開始。
比賽扣人心弦,賽場燈光炫酷,學校通過模擬國際電子競技大賽場館的環(huán)境,讓學生們感受大賽氣氛,以便在未來大賽中更快、更好地進入狀態(tài)。
比賽開始前,孫梟煒就感覺不好,在選擇游戲人物時與隊友產生了分歧。《英雄聯(lián)盟》這款游戲講究的是相生相克關系,游戲人物的搭配合不合理,出裝順序能否有針對性等細節(jié)都是影響一場比賽勝負的關鍵。最終,內部對抗賽以孫梟煒一方的失敗而告終,他和隊友如愿以償?shù)仡I到了30個俯臥撐。
孫梟煒與隊友們觀看剛剛內部賽的回放錄像,他對比賽中的出裝順序極為不滿,認定是自己的觀察不夠仔細,犯了一些新手錯誤。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fishbao.com.cn/